演出介绍
【防疫须知】所有观众须持有绿色“随申码”以及72小时内(从核酸检测出具报告时间算起)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进入剧院;仅持有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而无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观众将不能进入剧院;若因个人原因造成不符合入场防疫要求的情况,将不予退票。
票品带有出票人身份证信息(非观演人信息),不影响入场,介意者慎购!
剧场售出的实体票,票面显示价格为系统出票价(折扣价),票档对应的座位区域不会受影响,可正常观演,介意者慎购!
丨开票场次丨
10月14日19:30
10月15日19:30
10月16日19:30
丨演出票价丨
180 /380 /580 /780 /980 元
丨演出场地丨
上海文化广场 主剧场
* 购票时请仔细阅读线上购票须知(友情提示),若因个人原因造成不符合入场防疫要求的情况,将不予以退票。
两大国家级艺术机构强强联合
在话剧舞台重现那段传奇历史
原创话剧《直播开国大典》 以1949年开国大典幕后的电台广播故事为题材,由国家大剧院委约创作,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,是国家大剧院首次探索委约创作这一新型合作模式。在此之前,国内舞台还未有正面描写开国大典的戏剧作品, 这部作品将开国大典的幕后直播故事以文艺作品的形式搬上舞台,填补了这一空白。
该剧讲述1949年8月中旬,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接到“直播开国大典”实况转播任务。两大隶属于不同阵营的电台,为了同一个崇高的目标携手奋战,攻克各种技术瓶颈和设备问题,最终在天安门城楼迎来万众瞩目的历史时刻,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成立。
大胆创意的舞美设计
别具一格的即时拍摄
如何将主旋律话剧变得有趣?这是艺术家们持续不断探索的问题。话剧《直播开国大典》的创作也同样面对着这一难题,于是这部作品在舞美设计上进行了大胆有趣的尝试—— 以简洁有力的视觉装置来映衬出宏大的历史背景,并以即时拍摄的现代技术带动艺术与叙事的融合。
本剧的舞美设计李杨表示,单纯质朴的、实验性的视觉语言组成纵向舞台环境,使得舞台边界消隐。这是一个与表演、影像有更多结合的,寻找现实与记忆的演出空间。极简的装置,借几何的观点,把影像与舞台上的动作支点衔接起来,表演随时会变为被拍摄的对象,让一切行动穿梭在装置、道具、影像与时空之中。
媒体报道
这出话剧将国、共两党治下电台播音风格高度凝练地标识出来,且融汇到生趣盎然的情节之中,则足见剧本创作上的开掘深度与细节深耕。剧场之中,“团结紧张、严肃活泼”的精气神沛然激荡,不仅渐成统摄整个舞台的演出氛围,更令人思接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。
——澎湃新闻
不离“主旋律”,而不断打破“主旋律”给人的刻板印象,《直播开国大典》被写活了、演活了,所以它“火”了。剧目把8月31日至10月1日的时间段截取成七天,将一件件小事穿插进半个月内实现直播和防止特务破坏的大事件中,展现出“互信”“合力”和“忠诚”的伟大主题。
——文旅中国
《直播开国大典》首次将这段极富传奇色彩的历史搬上了话剧舞台,比新颖的舞台手段更吸引观众的,是剧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和充满悬念的剧情。
——北京日报
高清摄像机跟随舞台上演员的表演,随机不同视角所拍摄出的影像同时投影到舞台上多块高清屏幕上,既满足传统舞台表演的视觉表达,同时在这一过程中,也完成了一次影视化的拍摄,满足观众多项需求。
——新京报
主创简介
田沁鑫
编剧、导演
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,国家一级导演,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中宣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,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、文化委员会副主任。
代表作品:话剧《生死场》《狂飙》《赵氏孤儿》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《明朝那些事儿》《四世同堂》《青蛇》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《北京法源寺》《聆听弘一》;歌剧《长征》;音乐剧《阿尔兹记忆的爱情》;昆曲《1699桃花扇》;大型文化访谈节目《故事里的中国》第一季、第二季;大型文化类创新节目《典籍里的中国》;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《伟大征程》。
编剧、导演的话
话剧《直播开国大典》在2019年开始策划。当时,打动我的就是“直播开国大典”这六个字。很难想象,1949年建国初期的北平,面对技术瓶颈、设备简陋,还有潜伏特务实施破坏的大环境下,有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广播人员队伍,不舍昼夜,克服重重困难,圆满完成直播开国大典实况转播任务,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“成立之声”。伴随着波澜壮阔的共和国往事,我和刘金妮、姜文良两位编剧深受感动。决心把新中国伟大历史时刻的故事,呈献给更多观众,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。
话剧《直播开国大典》由国家大剧院委约创作。国家话剧院创作人员保持初心,勤恳创作,向建国72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献礼。谨以此剧,献给为新中国广播事业做出贡献的人!向正在为新时代中国发展做着不懈努力的中国人民,致以最诚挚的敬意!
——田沁鑫
滑动查看更多↓↓↓
文中图片为以往剧照
剧照摄影:高尚、田雨峰
▼ ▼ ▼
话剧《直播开国大典》
180-980 元
时间: 10月14日-10月16日
地点: 上海文化广场 主剧场
▼ ▼ ▼
主创团队
出品人:田沁鑫
总监制:巩保江
艺术总监:戈大立
监制:白雪峰 闻国久 程鹏
编剧:田沁鑫、刘金妮、姜文良
导演:田沁鑫
戏剧构作:罗 兵
顾问:史博华、毕连柱
播音指导:冉 迪
执行导演:刘 丹
视觉总监:王 琛
舞美设计:李 杨
灯光设计:王 琦
作曲:吉鹏、魏濛
服装设计:赵艳
化装设计:刘恋
道具设计:金继峰、王欣
音响设计:周 涛
形体设计:张 颖
多媒体设计:胡天骥、柯静
舞台监督:罗兰、韩济泽
技术管理:林彦华
视频导演:高一功
视频导播:殷乐
即时摄影:付国栋、田园、赵云龙、张戈
创作统筹:李艳杰
制作统筹:肖罕
宣传统筹:刘梦妮
演员统筹:张妍
导演助理:王斯汀、于爽
平面设计:柯静
场记:由芳馨
剧务:吴哲萱
- 购票须知
1、演出详情仅供参考,具体信息以主办方公布信息及现场为准,请准时到场以免错过演出。
2、鉴于文体演出票品特殊性(具有时效性、唯一性等特征),一旦用户与卖家达成有效订单代表交易协议生效,用户不能主动要求取消交易(因演出活动被取消或延期除外),详见 < 常见问题-退换票 > 。
3、鉴于票品的不可复制性与稀缺性,本平台对演出(活动)有购买数量限制,平台有权无理由取消任何用户超过限购数量的交易,平台识别同一用户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同一注册手机。
4、本平台尽最大努力促使卖家对交易协议的履行,如果卖家付票过程中发生问题,本平台可寻求其它卖家提供更高票面或相同票面更好位置票品代替,否则,平台将全额退款并按订单上约定的赔付方式与金额向用户进行赔付,详细规则请见 < 常见问题-无票赔付 > 。
随时购票安全快捷
票品保真假一赔三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