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脚戏《石库门的笑声》上海站购票「毛猛达 沈荣海」
发布时间:2019-04-15T17:29:00
在这个连大饼油条粢饭豆腐浆都用“支付宝”消费的年代,上海非遗“土特产”独脚戏要以怎样的姿态刷出新的存在感?由编剧梁定东撰稿,毛猛达、沈荣海搭档的全新独脚戏《石库门的笑声》或许能给出答案。这部以上海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城市变迁为底料的独脚戏作品,细数石库门光影中人们生活的点滴变化,用上海“四大品牌”串起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。
石库门是上海的代名词,石库门里的光影变幻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市民生活变化,它是上海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缩影。据编剧梁定东介绍,《石库门的笑声》以上海标志石库门为背景、独脚戏传统的双档形式进行演出。内容涉及上海文化、上海制造、上海服务、上海购物这上海的“四大品牌”,“我们想以接地气的语言、切肤的笑料,让新老上海人畅快的笑一笑。”
借助脱口秀的外包装,裹着传统独脚戏的内核,这场独脚戏集锦有《万宝全“四”》、《千变万化》、《三喜临门》、《一体世界》、《我爱文化》、《难与不难》、《上海未来》七个全新原创独脚戏组成,他们之间既有关联,又相互独立,形成“魔方”式的有机组合。不论从哪个节点穿插进来听,都能自然融入、无缝衔接。
当然,在七个独脚戏的主要组成以外,还有根据每日新闻即时创作的“滑稽说热点”,结合新鲜热辣的信息和中所瞩目的焦点来分析、评判焦点新闻。“譬如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关于‘姥姥外婆’的讨论,还有现在占据视频头条的流量明星、C位出道等话题。”毛猛达直言,就是要发挥独脚戏灵活机动、应变快的特点,也要重拾这门曲艺艺术针砭时弊、鞭挞丑恶现象的功能,彰显社会正能量。
以上海本地方言为基础的独脚戏,既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,也是上海人生活不可或缺的“笑料罐头”。在很长一段时间,独脚戏是屏霸电台、电视,常年占据“最受欢迎”宝座的艺术形式。然而,近十多年来,独脚戏随着创作力量薄弱、创新娱乐形式的冲击,而渐渐沉寂。
有人说,独脚戏的表演形式“落伍了”,已难入年轻一代的眼。也有人说,独脚戏的老面孔天天电视见,就连“四零五零”的阿姨妈妈都不要看了。毛猛达承认,作品创新力跟不上,演员在电视台的时间多过在剧场,确实是这个行业渐渐没落的原因,但他从未因此质疑过独脚戏本身的魅力。
在毛猛达看来,不论是电影《大李小李和老李》在时隔半个世纪后以沪语版“再掀高潮”,或是早些时候申城掀起的脱口秀浪潮。这些“爆款”从表演形式到内涵笑料,都离不开独脚戏打下的基底和老一辈独脚戏艺人的贡献和积累,“独脚戏的魅力从未丢失,独脚戏的观众也一直都在,我们缺的就是贴近时代、贴近当下的好作品。”
“再也不要企图用扮丑的造型、夸张的肢体动作或是隔靴搔痒的车轱辘笑话,来触动当下观众的笑神经了。时代不同了,观众的审美需求也不同了,他们的笑点每天都在拉高。”毛猛达希冀《石库门的笑声》能以最真诚的姿态、最贴心的观察唤醒申城观众对独脚戏的“独家记忆”。